我国现行种子管理体制中的弊端分析

被引:5
作者
霍学喜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
关键词
种子; 管理体制; 弊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4 [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随着WTO框架下对外开放种子市场和种子管理体制赖以存在的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种子管理体制落后于种子产业自身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并成为制约中国种子产业结构转换和产业升级的障碍。具体表现为:一是政府和种子企业之间缺乏科学的行为规范;二是种子产业与农业之间以及种子产业内部各相关产业之间缺乏高效率的产业关联关系;三是种子研究、开发、繁育、生产、储运、营销等产业组织之间及其内部缺乏科学的激励;四是种子技术及商品种子市场运作过程缺乏规范的监督和管理。因此,中国必须继续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以便适应新形势下种子产业转换与升级的需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种子产业化经营的探讨(一) [J].
张峭 ;
关超 .
中国种业, 2000, (01) :11-12
[2]   我国种业发展的理论框架与政策分析 [J].
霍学喜 ;
石爱虎 .
经济问题, 1997, (05) :30-33
[3]   美国种子立法与执法的基本情况 [J].
辛景树 ;
王国忠 .
种子科技, 1997, (01) :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