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者—受者”到“对话者”——Web2.0时代组织外部传播的传受关系分析

被引:23
作者
唐乐
机构
[1]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组织传; 传受关系; 对话; Web2.0;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全民织网"的Web2.0时代,无数普通人成为信息的主动生产者、发布者、传递者和组织者,并以新方式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在这种全新的传播生态中,组织与外部环境(尤其是普通社会公众)是依据怎样的关系进行信息交互和传播活动的呢?与传统大众媒介时代的"传者-受者"关系相比,组织与普通社会公众的传播关系是否出现了新变化?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在Web2.0时代,由于普通社会公众在传播过程中地位和力量的上升,在组织面对社会公众进行外部传播活动的过程中,双方的关系正逐渐演变为更为平等的、双向互动的、充满人情味的"对话者"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6+50 +5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网络舆情及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J].
顾明毅 ;
周忍伟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9, 16 (05) :67-73+109
[2]   从大众媒介到公用媒介:媒体权力的转移与扩张 [J].
周笑 ;
傅丰敏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9, 16 (05) :74-78+109
[3]   社会计算的特点及其长尾特征探析 [J].
刁塑 ;
吕廷杰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4) :10-15
[4]   论网络传播中的对话精神 [J].
李智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7, (01) :107-109
[5]   论新媒介即关系 [J].
陈先红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6, (03) :54-56
[6]   浅谈传播技术引领下受众地位的提升——传播学学科构建的一种视角 [J].
张香萍 .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6, (02) :85-86
[7]   传播技术塑造文化形态——一种传播学的视野 [J].
李庆林 .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 (07) :147-149
[8]  
对话:传播的本质回归[J]. 李忱.现代传播. 2004(03)
[9]   21世纪的网上新闻工作者 [J].
石艳红 .
新闻通讯, 1999, (04) :8-9
[10]   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传播 [J].
陈力丹 .
国际新闻界, 1998, (Z1) :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