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洛坝铅锌矿床矿质运移过程中有机流体作用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3
作者
林丽 [1 ]
庞艳春 [1 ]
朱弟成 [2 ]
付修根 [3 ]
朱利东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3]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流体运移; 模拟实验; 热水沉积改造型; 秦岭洛坝铅锌矿;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8.02.010
中图分类号
P618.42 [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高压热水实验条件下,利用有机流体和无机流体对秦岭洛坝热水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中的硅化灰岩、千枚岩、硅质岩和生物碎屑灰岩进行了Pb-Zn元素的驱替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围压和驱替压力条件下,流体对成矿元素的迁移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在围压由45MPa→15MPa→9.8MPa的条件下,千枚岩在无机流体中Pb,Zn的淋滤率由0变为0.019%,4.1%和12.21%,0.15%;在有机流体中由0变为0.278%,4.524%和12.37%,0.19%;淋滤率表现为增涨的趋势;碳酸盐岩在无机流体中Pb,Zn的淋滤率由0.034%,0.02%变为0.53%,0.45%;在有机流体中由0.049%,0.03%变为0.53%和0.45%,Pb-Zn的淋滤率均有上升的趋势;围压和驱替压力的降低有利于流体对铅、锌成矿元素的迁移。有机流体较无机流体更易于活化迁移铅、锌成矿元素。4种岩石类型的淋滤率分别是:对Pb是硅化灰岩>千枚岩>硅质岩>生物碎屑灰岩,而对Zn是硅化灰岩>硅质岩>生物碎屑灰岩>千枚岩。硅质岩、硅化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与千枚岩在矿床的形成中可能分别起到了矿源层、储集层和盖层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