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白云岩成因

被引:25
作者
陈辉 [1 ]
田景春 [1 ]
张翔 [1 ]
杨雨 [2 ]
付冠 [3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东北气矿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东北; 早三叠世; 生物礁油气藏; 鲕粒滩; 白云岩; 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 [沉积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基于前人大量的研究成果,结合薄片观察和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白云岩的成因。结果认为:①该区主要有混合水白云石化和埋藏白云石化两种白云岩成因类型,并建立了研究区鲕滩白云石化模式;②混合水白云石化从地表一直延续到浅埋藏期,是本区主要的白云石化成因类型;③埋藏白云石化主要是在早期混合水白云石化的基础上,对白云石化程度的调整和加强,多期白云石化作用的叠加形成了现今厚度较大、分布面积较广的鲕滩白云岩;④海平面的变化直接影响鲕滩所经历的成岩环境及后期的成岩流体性质,是控制鲕滩白云石化最主要的因素;⑤差异压实作用是埋藏期白云石化流体运移的主要驱动力,开江—梁平海槽中泥页岩和滩后蒸发环境沉积物中高Mg2+/Ca2+比值的压实水,正是通过这种差异压实作用进入鲕滩储集体,为埋藏期白云石化提供了物质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6+164 +1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川东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白云岩成因——来自岩石结构的证据 [J].
高梅生 ;
郑荣才 ;
文华国 ;
李联新 ;
李虹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297-304
[2]   四川盆地普光超大型气田的形成机制 [J].
马永生 .
石油学报, 2007, (02) :9-14+21
[3]   达县—宣汉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相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制约 [J].
马永生 ;
牟传龙 ;
谭钦银 ;
余谦 ;
王瑞华 .
地学前缘, 2007, (01) :182-192
[4]   白云岩成因相关问题及主要形成模式 [J].
张学丰 ;
胡文瑄 ;
张军涛 .
地质科技情报, 2006, (05) :32-40
[5]   川东北飞仙关鲕滩气藏储层流体包裹体与成藏特征 [J].
陶士振 ;
邹才能 ;
张宝民 ;
曹宏 ;
杨晓萍 ;
谷志东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6, (01) :42-48
[6]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粒滩储层特征研究 [J].
苏立萍 ;
罗平 ;
罗忠 ;
胡社荣 ;
刘柳红 ;
胡罡 .
天然气工业, 2005, (06) :14-17+166
[7]   川东北部飞仙关组白云石化成因探讨 [J].
陈更生 ;
曾伟 ;
杨雨 ;
杨天泉 ;
王兴志 .
天然气工业, 2005, (04) :40-41+6
[8]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白云石化成因模式 [J].
魏国齐 ;
杨威 ;
张林 ;
金惠 ;
吴世祥 ;
沈珏红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2) :162-166
[9]   川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槽台”沉积体系及演化 [J].
魏国齐 ;
陈更生 ;
杨威 ;
杨雨 ;
胡明毅 ;
张林 ;
吴世祥 ;
金惠 ;
沈珏红 .
沉积学报, 2004, (02) :254-260
[10]   川东北开江—梁平海槽发育对Tf 鲕粒岩分布的控制 [J].
杨雨 ;
文应初 .
天然气工业, 2002, (S1) :30-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