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指数在人才评价中的应用——以经济学领域高被引学者为例

被引:29
作者
许新军
机构
[1] 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关键词
h指数; 作品总数; 总被引次数; 平均被引率; 人才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53.1 [情报资料的分析和研究]; C96 [人才学];
学科分类号
1205 ; 120202 ; 1204 ;
摘要
运用Jorge E.Hirsch教授提出的Hirsch指数(简称h指数)方法,以国内39位经济学领域高被引学者1994~2008年间的被引用情况为依据,分别计算出每位学者的h指数,以此来评价他们的个人绩效,并将结果与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产生差别的原因,总结影响h指数的各种因素,指出h指数在人才评价中存在的局限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4+30 +3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一种新的科学计量指标——h指数及其应用述评 [J].
赵基明 ;
邱均平 ;
黄凯 ;
刘兵红 .
中国科学基金, 2008, (01) :23-32
[2]   用h指数对我国图书情报学界作者进行评价 [J].
张学梅 .
图书情报工作 , 2007, (08) :48-50+79
[3]   h指数在人才评价中的应用——以图书情报学领域中国学者为例 [J].
邱均平 ;
缪雯婷 .
科学观察, 2007, (03) :17-22
[4]   中国部分重点大学h指数的探讨 [J].
万锦堃 ;
花平寰 ;
赵呈刚 .
科学观察, 2007, (03) :9-16
[5]   Hirsch指数研究的新进展 [J].
Ronald Rousseau ;
刘俊婉 ;
马建华 .
科学观察, 2006, (04) :23-25
[6]   经济学研究现状:基于CSSCI的评析 [J].
刘俊婉 ;
苏新宁 ;
邓三鸿 .
经济学家, 2004, (04) :73-8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