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期间一次暴雨过程风廓线资料特征

被引:20
作者
翟亮
机构
[1] 北京市气象台
关键词
风廓线仪; 暴雨; 垂直速度; 温度平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分析2008年8月10—11日,北京暴雨天气过程中的两部风廓线仪(观象台、海淀)数据,总结其在此次过程中的特征发现:观象台与海淀两部风廓线仪在该地区强降水发生前,都监测到有低空急流的出现,但是出现时段、高度、维持时间、均不相同;在暴雨发生前,两部风廓线仪观测的垂直速度,均出现明显的变化,特别是海淀的垂直速度有大于8m.s-1的速度区,并到达地面;强降水发生前在垂直方向的温度平流同样有明显变化,冷暖平流随高度交替出现,且与低空急流出现的时间以及位置一致。由此可见低空急流与温度平流的变化有着重要联系。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可以与垂直速度相结合,为判断垂直方向大气的稳定程度以及降水提供辅助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资料在北京夏季强降水天气分析中的应用 [J].
古红萍 ;
马舒庆 ;
王迎春 ;
李炬 ;
曹晓彦 .
气象科技, 2008, (03) :300-304+385
[2]  
九寨黄龙机场风廓线雷达应用.[J].毕亚琴;张彦飞;.四川气象.2007, S1
[3]  
风廓线雷达简介.[J].成永勤;秦荣涛.四川气象.2004, 01
[4]   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分析低空急流的脉动与暴雨关系 [J].
刘淑媛 ;
郑永光 ;
陶祖钰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03) :285-290
[5]   上海LAP-3000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在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初探 [J].
杨引明 ;
陶祖钰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3, (02) :155-160
[6]   北京地区风廓线仪布网方案的数值研究 [J].
张朝林 ;
王迎春 .
气象学报, 2002, (06) :786-791
[7]  
现代天气预报技术和方法.[M].章国材等; 著.气象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