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收敛与“中等收入陷阱”——基于亚洲经济体的实证研究

被引:3
作者
闫森
机构
[1]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关键词
经济增长收敛; 中等收入陷阱; 实证分析;
D O I
10.16407/j.cnki.1000-6052.2017.01.001
中图分类号
F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亚洲15个经济体目前的人均GDP,将被研究对象分成日本和"亚洲四小",马来西亚、泰国和中国,以及其他经济体三个组别,并归类了不同经济体的相似发展阶段,确立样本区间。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增长收敛理论,使用"β收敛"的判定方法验证了不同组别间存在不同的收敛曲线,并通过进一步对比发现:与发达国家人均产出水平相比,第一组经济体虽已跨入高收入水平,但尚未达到增长稳态;第二组经济体中马来西亚和泰国先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中国是否陷入目前仍缺乏数据支持;第三组经济体则无法得到"β收敛"的结论。在充分考虑研究对象间的可比性和异质性基础上,作者认为能否实现从较低增长收敛曲线向更高收敛曲线的转移才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1+52+173 +5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等收入陷阱”存在吗?——基于增长收敛模型的识别方法 [J].
林志帆 .
世界经济研究, 2014, (11) :10-15+22+87
[2]   “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 [J].
张德荣 .
经济研究, 2013, 48 (09) :17-29
[3]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东亚的经验及启示 [J].
全毅 .
世界经济研究, 2012, (02) :70-75+89
[4]  
When Fast-Growing Economies Slow Down: International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China?[J] . Barry Eichengreen,Donghyun Park,Kwanho Shin. Asian Economic Papers . 20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