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杂性认识的安全木桶模型探讨

被引:7
作者
宁德春
王建平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研究所
关键词
复杂性认识; 安全系统; 安全熵; 安全木桶模型; 本质安全型矿井;
D O 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08.06.004
中图分类号
X913 [安全系统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认为安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描述了安全系统的复杂性特征:安全系统特别复杂,由相互依赖多个子系统组成,具有非线性、高度动态性、开放性和相互作用性,安全系统涉及多重反馈过程,包含软硬数据信息,并对安全政策和措施具有抵制性。借鉴传统木桶理论,利用耗散结构理论中安全熵的有关概念,探索性地建立安全木桶模型,分析了安全木桶的组成部件和功能效用。进而结合本质安全型煤矿建设,从员工素质、技术装备、作业环境和安全管理4个方面讨论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并针对本质安全型煤矿建设给出了相应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M].(南非)保罗·西利亚斯(PaulCilliers)著;曾国屏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2]  
高级系统动力学.[M].王其藩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3]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事故成因结构敏感性分析 [J].
许正权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06) :56-62
[4]   煤矿本质安全化管理体系建立及其应用的探讨 [J].
欧晓英 ;
杨胜强 ;
孙仁科 ;
孙正恩 ;
王义江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01) :76-80+177
[5]   复杂性的定义,对象与层次问题:一个综述 [J].
张彩江 ;
马庆国 .
系统工程学报, 2006, (06) :644-650
[6]   复杂性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J].
冯志华 ;
何学秋 .
煤矿安全, 2006, (07) :61-64
[7]   对安全系统运行机制的探讨——安全度与安全熵 [J].
蔡天富 ;
张景林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03) :4-7+16+146
[8]   安全文化、安全科技与科学安全生产观 [J].
徐德蜀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03) :71-82
[9]   复杂科学与系统工程 [J].
成思危 .
管理科学学报 , 1999, (02)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