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δD和δO及水化学的永定河流域地下水循环特征解析

被引:43
作者
于静洁 [1 ]
宋献方 [1 ]
刘相超 [2 ]
杨聪 [1 ]
唐常源 [1 ]
李发东 [1 ]
佐仓保夫 [3 ]
近滕昭彦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重庆交通大学水利水运工程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3] 日本千叶大学
关键词
地下水循环; 永定河流域; δD和1δ8O; 水化学成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运用环境同位素和水化学成分作为水循环研究的示踪剂,揭示了永定河流域中下游地下水循环特征。通过现场调查并对浅层和深层地下水采样,进行室内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组成测定,分析了流域内深层和浅层地下水的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组成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演化趋势,揭示了流域地下水循环特征。结果表明,降水是山前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地下水在接受降水的补给后经过了不同程度的蒸发作用,山区受蒸发影响较小,平原区较大,尤其是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呈现出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水化学特征表现为自西部山区到山前平原至滨海平原,自浅层到深层,地下水的矿化度逐渐升高;平原区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含水层之间存在明显的越流补给现象;沿海地区未发现海水入侵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415 / 4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北京市永定河河流湿地水环境现状研究 [J].
焉莉 ;
赵文吉 .
吉林地质, 2004, (02) :32-38
[2]   华北平原地下水形成与区域水文循环演化的关系 [J].
张光辉 ;
陈宗宇 ;
费宇红 .
水科学进展, 2000, (04) :415-420
[3]   京津以南河北平原地下水水质演化机制的探讨 [J].
刘文生 .
勘察科学技术, 1999, (03) :36-39
[4]   河北平原地下水化学环境演化的地球化学模拟 [J].
郭永海 ;
沈照理 ;
钟佐燊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4) :360-365
[5]   河北平原地下水氢、氧、碳、氯同位素组成的环境意义 [J].
刘存富 ;
王佩仪 ;
周炼 .
地学前缘, 1997, (Z1) :271-278
[6]   论华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系统之演化 [J].
张宗祜 ;
施德鸿 ;
任福弘 ;
殷正宙 ;
孙继朝 ;
张翠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2) :168-173
[7]   河北平原浅层地下水地球化学演化模拟 [J].
张翠云,刘文生 .
地学前缘, 1996, (02) :245-248
[8]   河北平原地下水动力环境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J].
朱延华,刘淑芬,郭永海 .
地球科学, 1995, (04) :433-437
[9]   北京市永定河冲洪积扇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调查研究 [J].
王小玲,刘予,张志林 .
北京地质, 1994, (02) :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