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恢复力理论的“土地整治+生态”框架模型

被引:32
作者
张绍良
杨永均
侯湖平
米家鑫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生态系统; 恢复力; 概念模型; 多尺度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将恢复力思维引入土地整治,构建"土地整治+生态"概念模型,设计土地整治中恢复力建设路径,为新时代土地整治理论创新开拓新方向和基础。研究方法:文献综合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1)土地整治的对象是一个社会生态复合系统,土地整治离不开恢复力思维,如系统性、动态性、适应性和持续性等。土地整治需要考虑系统的多尺度效应、阈值效应、适应性管理、可持续发展等;(2)恢复力的建设可作为土地整治的新目标,恢复力理论可作为生态型土地整治的理论基础;(3)实现"土地整治+生态"模式,需要在土地整治的调查、评价、规划、设计、监管全过程开展理论与技术创新,融入恢复力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研究结论:恢复力思维是新时代生态型土地整治的核心理念之一,恢复力理论可为"土地整治+生态"模式提供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中国国土综合整治近40年内涵研究综述:阶段演进与发展变化 [J].
夏方舟 ;
杨雨濛 ;
严金明 .
中国土地科学, 2018, 32 (05) :78-85
[2]   重塑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目标定位、价值导向与战略选择 [J].
严金明 ;
王晓莉 ;
夏方舟 .
中国土地科学, 2018, 32 (04) :1-7
[3]   综合治理实现“煤都”绿色转型——徐州的实践探索 [J].
李钢 ;
喻成林 .
中国土地, 2018, (02) :17-19
[4]   关于整体推进土地整治的若干思考 [J].
白中科 .
中国土地, 2017, (09) :48-51
[5]   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建设问题及发展建议 [J].
王军 ;
钟莉娜 .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33 (05) :308-314
[6]   中国土地复垦省际格局分异及影响机制 [J].
杨永均 ;
张绍良 ;
卞正富 ;
Peter Erskine ;
李效顺 .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17) :206-214
[7]   恢复力视角下的乡村空间演变与重构 [J].
张甜 ;
刘焱序 ;
王仰麟 .
生态学报, 2017, 37 (07) :2147-2157
[8]   中国土地整治战略重塑与创新 [J].
郧宛琪 ;
朱道林 ;
汤怀志 .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04) :1-8
[9]   新型生态系统理论及其争议综述 [J].
张绍良 ;
杨永均 ;
侯湖平 .
生态学报, 2016, 36 (17) :5307-5314
[10]   大城市郊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效应研究 [J].
张正峰 ;
王晓莉 ;
郭碧云 ;
孟昭霞 .
中国土地科学, 2015, 29 (11) :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