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强夯夯实效果的极限孔隙比问题

被引:6
作者
张利军
万来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
关键词
极限孔隙比; 江山; 鹤壁; 强夯工艺; 含水量; 含水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众所周知,强夯能提高地基土的密实程度从而提高土的强度,降低其压缩性,有时还可消除湿陷性,基至还可作为改善土的弱膨胀性的一种手段。我们先后于湖北、河南等地进行的强夯处理设计和实施前后一系列检测表明。强夯对地基的物理力学特性甚至地基结构均产生明显有规律性的影响。江山,夯能10×10T·M,先普夯后投毛石主夯(主受力点)兼搭夯(楼梯处),要求承载力[R]150KPa,鹤壁,分三遍,夯能分别为16×13,16×10,16×7T·M,填土平均厚6m,要求承载力[R]180~200KPa;这两处均属弱膨胀土。本文主要讨论非饱和的细粒土的夯实效果,强夯的直观效果是使一定深度内的土层夯实,土的孔隙比减小(或干容重增大)即密实度增加,已有的实践均证明了这点。例如江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