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季节不同耕作制度下作物─红壤水势关系及其对干旱胁迫响应

被引:15
作者
张斌
张桃林
赵其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土壤基质势; 叶水势; 水势温度效应; 红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4 [土壤-植物系统];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季节性干旱是南方红壤地区旱地农业生产中的主要障碍因素。本文报道了田间条件下作物土壤水势关系及其对干旱胁迫响应。结果表明SPAC中水势梯度为:叶气系统>叶土系统>70cm以上土层,且约以100倍左右递减,水势日变化结果表明免耕较常耕,窄垄较宽垄叶土水势差下降,水分胁迫更强;花生的耐旱性较强,大豆和玉米的则较弱;作物叶水势与土壤基质势呈正相关,可以用二项式表示。作物叶水势与不同土层土壤基质势关系表明,垄作处理作用层次更深,免耕处理仅与表层土壤基质势相关。土壤基质势和叶水势都随环境温度提高而降低;不同耕作制度改变了土壤温度和微气候,进而影响了水势的温度效应。结果说明高温和水分胁迫导致并加剧了红壤季节性干旱胁迫。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