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的族群化

被引:18
作者
黄少华
机构
[1]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网络空间; 族群认同; 全球化; BBS; 虚拟社区;
D O I
10.13885/j.issn.1000-2804.2013.01.015
中图分类号
C95 [民族学、文化人类学];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1201 ;
摘要
全球化和集体认同是塑造当今世界面貌的两种基本力量,分析和梳理网络空间中的族群认同,对于我们理解今日世界的基本面貌,解决我们自己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对中穆BBS社区中族群认同实践的实证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网络空间崛起对族群认同表达和形塑的影响,以及中穆网友借助网络互动和集体记忆表达和建构族群认同的书写实践对网络空间社会面貌的形塑。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互动、调适与重构.[M].杨文炯; 著.民族出版社.2007,
[2]  
传承与认同.[M].胡云生; 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3]  
网络社会学.[M].黄少华; 翟本瑞;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  
流动的精神社区.[M].马强;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赵鼎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  
盘根草.[M].白友涛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7]  
文化地理学.[M].(英)迈克·克朗(MikeCrang)著;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  
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包亚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9]  
认同的力量.[M].()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0]  
论集体记忆.[M].(法)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Halbwachs)著;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