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并网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协调控制技术展望

被引:11
作者
高峰
机构
[1]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关键词
光伏并网发电; 协调控制; 并网逆变器; 集电方式;
D O I
10.13648/j.cnki.issn1674-0629.2016.03.016
中图分类号
TM615 [太阳能发电];
学科分类号
0807 ;
摘要
随着光伏并网发电容量在电网中的渗透率越来越高,用户和电网对光伏并网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控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论述了光伏并网系统的技术发展现状;给出了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发展情况,并将其总结为隔离型与非隔离型并网逆变器、单级式与双级式并网逆变器、两电平与多电平逆变器等3种类型;对并网逆变器与无功补偿装置的协调控制、并网逆变器间的虚拟同步机控制以及全局同步脉宽调制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7+9 +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研究.[D].闫士职.西南交通大学.2009, 02
[2]  
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并网问题研究.[D].陈赟.上海交通大学.2009, 04
[3]  
电压型高频链逆变电源的研究.[D].赵东亮.山东大学.2008,
[4]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及其逆变控制.[M].张兴; 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5]  
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用技术.[M].王长贵; 王斯成; 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6]  
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应用.[M].赵争鸣[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5,
[7]  
电力电子技术.[M].黄家善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8]  
String and Module Integrated Inverters for Single-Phase Grid Connected Photovoltaic Systems..J.Myzik;M.Calais;.Power Tech.2003,
[9]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S].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王伟胜;许洪华;刘纯;石文辉;何国庆;吕宏水;朱伟刚;迟永宁;陈默子;李琰;朱凌志;张军军;冯炜;刘莉敏;王勃.2012,
[10]   并网型光伏电站无功电压控制 [J].
周林 ;
任伟 ;
廖波 ;
晁阳 ;
邵念彬 ;
杜潇 .
电工技术学报, 2015, 30 (20) :168-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