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混交模式防护林中湿地松的光合特性

被引:10
作者
谭芳林
薛建辉
张水松
林武星
傅忠华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
[2]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3]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江苏 南京 
[4] 福建 福州 
[5] 江苏 南京 
关键词
湿地松; 混交林; 混交模式; 光合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1.246 [湿地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福建东山赤山防护林场对不同模式混交林中湿地松的光合特性进行野外测定,结果表明:湿地松的CO2补偿点为163μmol/mol,羧化效率为0.0171,暗呼吸速率为0.28μmol/(m2·s),光补偿点为40μmol/(m2·s),光饱和点为1100μmol/(m2·s);湿地松林冠下层和林冠上层的净光合作用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且林冠上层叶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在营造湿地松-木麻黄的带状混交林时,为了提高湿地松的光合效能,湿地松带的行数应不少于3~4行;对稀疏木麻黄林带下套种湿地松光合效能的研究表明,在郁闭度小于0.28的稀疏林带下套种湿地松,可作为老林带更新的一种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三种松树的生理生态学特性研究 [J].
曾小平 ;
赵平 ;
彭少麟 ;
余作岳 ;
蔡锡安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3) :20-23
[2]   油菜素内酯对湿地松苗的生理作用 [J].
汪安琳,高强,陈裕菊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5, (04) :1-6
[3]   银杏光合特性的研究 [J].
孟庆伟,王春霞,赵世杰,赵兰勇 .
林业科学, 1995, (01) :69-71
[4]   不同种源杉木光合性状的比较研究 [J].
俞新妥 ;
傅瑞树 .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89, (03) :22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