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富营养化的产生机理及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18
作者
何淑英 [1 ]
徐亚同 [1 ]
胡宗泰 [2 ]
王英阁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2] 郑州市污水净化有限公司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机理; 治理;
D O I
10.16759/j.cnki.issn.1004-017x.2008.02.007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并在其中不断积累,引起部分藻类和水生生物过度繁殖,造成湖泊、海湾及水库等缓流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并且日益突出,严重危害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介绍了富营养化的危害及产生机理,重点从营养盐控制、直接除藻与生物调控三个方面阐述了富营养化治理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不同pH条件下沉积磷释放到水体中化学行为的模拟研究
    王彩虹
    牛晓君
    周兴求
    印春喜
    任洪强
    [J]. 四川环境, 2006, (01) : 20 - 22+41
  • [2] 人工介质富集微生物对藻类和藻毒素降解试验研究
    纪荣平
    李先宁
    吕锡武
    朱光灿
    浦跃朴
    张立将
    赵传鹏
    [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 442 - 445
  • [3] 小型CAF气浮设备处理滇池含藻水的试验研究
    宫磊
    徐晓军
    魏在山
    宁平
    [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5, (02) : 88 - 91
  • [4] 藻-菌生物膜法改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效果
    吴永红
    方涛
    丘昌强
    刘剑彤
    [J]. 环境科学, 2005, (01) : 84 - 89
  • [5] 几种人工湿地基质净化磷素污染性能的分析
    袁东海
    景丽洁
    高士祥
    尹大强
    王连生
    [J]. 环境科学, 2005, (01) : 51 - 55
  • [6] 高铁-光催化氧化协同去除藻毒素的研究
    苑宝玲
    陈一萍
    郑雪琴
    刘会娟
    曲久辉
    [J]. 环境科学, 2004, (05) : 106 - 108
  • [7] 香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研究
    司友斌
    包军杰
    曹德菊
    彭军
    杨强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 277 - 279
  • [8] 人工湿地脱氮技术的机理及应用
    杨敦
    周琪
    [J]. 中国给水排水, 2003, (01) : 23 - 24
  • [9] 生物操纵法对养殖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探讨
    李春雁
    崔毅
    [J]. 海洋水产研究, 2002, (01) : 71 - 75
  • [10] 富营养化机理及数学模拟研究进展
    饶群
    芮孝芳
    [J]. 水文, 2001, (02) : 15 -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