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性塑造:中国法治进程的关键要素

被引:26
作者
马长山
机构
[1]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公民性塑造; 文化断裂; 公民性缺失; 过程公民权; 积极公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层变革,因而公民性重塑也就成为一个时代主题。在我国,改革开放不仅带来重大的社会转型,也促发了文化断裂,而由于历史等因素导致的公民性缺失,致使文化断裂背景下的价值真空、道德滑坡和社会失范等现象加剧。因此,迫切需要进行公民性塑造,从而为推进民主进程和建立法治秩序提供根本性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三种不同竞争的价值观念体系
    巴尔
    力文
    [J].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 1993, (09) : 27 - 29
  • [2] 公民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马长山
    [J]. 社会科学, 1993, (08) : 48 - 51
  • [3] 公民权研究手册.[M].(英) 伊辛; (英) 特纳; 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 [4] 公共性与公民观.[M].许纪霖; 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 [5] 美国公民与宪法.[M].纪念美国宪法颁布200周年委员会编;劳娃;许旭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 [6] 我们是谁.[M].(美)塞缪尔·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著;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
  • [7] 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M].(英)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著;曹海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 [8] 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M].马长山著;.商务印书馆.2002,
  • [9] 政治的终结.[M].(美)卡尔·博格斯著;陈家刚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 [10]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M].刘泽华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