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主义与亚太安全合作

被引:19
作者
陈寒溪
机构
[1]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关键词
多边主义; 安全机制; 亚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5 [国际安全问题,国际反恐怖、缉毒活动];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按照安全合作的性质和功能差别 ,可以把地区多边安全机制分为四类 ,即多边同盟、大国协调、合作安全以及集体安全。冷战后 ,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多边合作相比 ,亚太地区最大的特征是缺乏建立多边同盟、大国协调和集体安全这三种多边安全机制的条件 ,只有合作安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合作安全本身存在一定的功能缺陷 ,所谓的“亚太方式”又进一步加深了它的局限性 ,使得合作安全未能在冷战后的亚太地区安全秩序中发挥主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8+77 +77-7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美国亚太安全战略中的美韩军事同盟 [J].
王传剑 .
现代国际关系 , 2002, (05) :12-19
[2]   《美国的亚洲同盟》介评 [J].
孙晖明 .
现代国际关系 , 2002, (01) :63-5
[3]   集体安全辨析 [J].
门洪华 .
欧洲, 2001, (05) :10-17+108
[4]   多边机制与东亚安全秩序 [J].
黄永光 .
太平洋学报, 2001, (03) :90-96
[5]   美韩同盟及未来走向 [J].
王帆 .
外交学院学报, 2001, (02) :62-66
[6]   东盟不干涉内政原则:过去和未来 [J].
王小民 ;
刘长安 .
东南亚研究, 2001, (01) :53-58
[7]   亚太地区的几个新发展趋势 [J].
宋以敏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0, (09) :9-13
[8]   美、日、俄、东盟的亚太安全战略及对地区安全的影响 [J].
孙承 .
国际问题研究, 2000, (05) :35-41
[9]   国际政治中的同盟理论:进展与争论 [J].
于铁军 .
欧洲, 1999, (05) :14-25
[10]   欧亚多边安全机制之比较分析 [J].
俞晓秋 .
世界经济与政治, 1999, (06) :10-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