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林砾岩油藏储集层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12
作者
肖伟
刘震
曲志浩
李继红
杨亚娟
机构
[1]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大学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储集层; 非均质性; 夹层; 隔层; 沉积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二连盆地蒙古林油藏的储集层为块状砂砾岩,发育于辫状河三角洲推进式的沉积环境,总体为正复合韵律,非均质性严重。统计该油藏3个小层的沉积特征和储集层参数,砂砾岩体的分布和渗透性受沉积微相和泥质含量控制,辫状河道微相最好的有效储集层居多,水下河道微相以较好的储集层为主,水下河道侧翼微相以较差的储集层为主,水下漫堤微相为非储集层。致密砂砾岩夹层和泥岩隔夹层的发育程度和稳定程度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强,辫状河道微相和水下河道微相夹层少,稳定程度和连通程度低;水下漫堤微相夹层厚度较大,稳定程度较高;河道间微相和水下河道侧翼微相夹层发育程度和稳定程度居中。表3参7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7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二连盆地阿南凹陷辫状河三角洲砾岩储集层微相模式及含油性 [J].
张文朝 ;
党振荣 .
新疆石油地质, 1997, (03) :239-246+194
[2]   油藏渗透率纵向非均质分布对水驱采收率的影响 [J].
周煦迪 ;
俞启泰 ;
林志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2) :51-54+99
[3]   影响砾岩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地质因素 [J].
刘顺生 ;
胡复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3, (06) :54-60
[4]   砾岩储层结构模态及储层评价探讨 [J].
刘敬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3, (02) :45-56
[5]  
双河油田砂砾岩油藏.[M].李联五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6]  
砾岩油田开发.[M].李庆昌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7]  
油田非均质对策论.[M].陈永生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