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宛齐油田溶解气扩散特征及其扩散量的计算

被引:10
作者
陈义才
沈忠民
李延均
黄建全
皮学军
谢会文
邸宏利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
[2] 西南石油学院
[3]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研究院
关键词
大宛齐油田; 溶解气; 分子扩散; Fick定律; 模拟计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库车坳陷大宛齐油田第四系和上第三系康村组的油田溶解气组成在深度上的分布特征分析,认为大约在埋深450m以内的上部油层溶解气扩散作用强烈,不仅致使甲烷含量降低,乙烷、丙烷等组分百分含量相对升高,而且也降低了气油比,扩大了油藏的地饱压差。根据Fick第二扩散定律模拟计算油层的溶解气中甲烷浓度,从上新世中期到第四纪末期,油田上部的散失比例为54%,埋藏深度较大的下部油层的扩散作用较弱,散失比例为13%。图1表3参3(陈义才摘)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Diffusion of light hydrocarbons in subsurface sedimentary rock. Lythaeuser D,Schaefer P G,Pooch H.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