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发展机制下碳信用交易生产理论剖析与借鉴

被引:2
作者
张秋莉
门明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关键词
CDM; 碳信用交易; Putty-ClayVintage模型; 减排成本; 生产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1.5 [金融市场];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各种极端天气现象频繁发生,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是目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碳信用交易的产生为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在国际碳信用交易市场上,我国是主要供给者,但参与交易尚处于CDM项目阶段,不能参与碳信用的二级市场交易并且没有自己的交易体系,这不利于在国际碳市场上争夺定价权。本文系统研究了CDM机制下我国企业参与碳信用交易的理论及实践问题。首先对Putty-Clay Vintage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此碳信用交易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评价其贡献和不足,重点在于提出了企业参与碳信用交易的分析框架,有助于他们在一定的碳减排成本约束下实现最优化生产。其次,我国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要从根本上降低CO2排放量实现节能减排,必须为企业搭建平台实现国内碳信用交易。因而,针对我国发展碳信用交易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探讨了该生产理论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 [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
刘世锦 ;
张永生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4-13
[2]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中的问题、成因及其对策 [J].
郭升选 ;
李娟伟 ;
徐波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9 (02) :30-34+39
[3]   碳交易及其相关市场的发展现状简述 [J].
高天皎 .
中国矿业, 2007, (08) :86-89
[4]  
Technical Progress, 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J] . Robert M. Solow.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6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