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从实验室到临床

被引:30
作者
刘秀华 [1 ]
唐朝枢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生理学研究室
[2] 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PPC; 再灌注期; 心脏保护; IPC;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63 [病理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缺血性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预计2020年冠心病将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头号死亡原因。医学界一直在探索有效的保护缺血组织的方法,缩短组织缺血时间、尽早恢复血流是防治缺血损伤最有效的措施。溶栓、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型术(PTCA)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再灌注疗法通过恢复缺血组织的供血有效地挽救缺血组织,是治疗心肌缺血和梗死的最主要措施。但是再灌注疗法受缺血组织血管再通时间的限制并存在再灌注损伤等问题,因此,随着新的再灌注技术的长足进展,防治再灌注损伤成为了冠心病治疗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血运重
引用
收藏
页码:677 / 67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缺血预处理的研究现状
    刘秀华
    苏静怡
    [J]. 生理科学进展, 2001, (01) : 83 - 87
  • [2] PostconditioningA new link in nature’s armor against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J] . J. Vinten-Johansen,Z.-Q. Zhao,A. J. Zatta,H. Kin,M. E. Halkos,F. Kerendi.Basic Research in Cardiology . 200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