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人工林微量元素生物循环的研究

被引:34
作者
田大伦
项文化
康文星
机构
[1] 中南林学院生态研究所
[2] 中南林学院生态研究所 株洲
[3] 株洲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年龄阶段; 微量元素; 生物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2 [森林与生物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广西中部丘陵区的 4个不同年龄阶段马尾松人工林内Fe、Cu、Zn、Mn、Pb、Ni、Cd等 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积累、空间分配和生物循环以及它们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林地土壤中 ,微量元素含量以Fe最高 ,Mn次之 ,Cd最低 ,随林分年龄的增加 ,微量元素含量均呈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的垂直分布规律。在枯枝落叶层的分解过程中 ,Fe、Cu、Zn、Mn、Pb、Ni分解速度比Cd快。林木各器官微量元素含量大小排序为根 >叶 >枝 >皮 >干 ,微量元素在各器官中含量均以Fe >Mn >Zn >Cu >Pb >Ni >Cd为序 ,Pb、Cd在根系中含量高于其他器官。随着林龄的增加 ,微量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尤其以Fe突出。林分微量元素的总贮存量为 8 818~ 10 3 82 5kg·hm- 2 ,树皮和树干的贮存量最高 ,占总贮存量的 4 0 %~ 4 6 %。微量元素贮存量随林分生物量的增大而增加 ;4个年龄阶段林分微量元素的年吸收量分别为 3 84 6、12 5 5 8、18 75 3和13 2 34kg·hm- 2 ,年归还量分别为 2 733、9 86 6、14 86 6和 9 935kg·hm- 2 ,年存留量分别为 1 113、2 6 92、3 887和 3 2 99kg·hm- 2 。 4个年龄阶段林分微量元素总的利用系数为 0 12 7~ 0 4 36 ,循环系数分别为 0 711、0 75 1、0 786、0 793,周转期为 3 2 2 6~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川西云杉人工林养分含量、贮量及分配的研究 [J].
刘兴良 ;
肖林 ;
宿以明 ;
向成华 ;
邹伯才 .
林业科学, 2001, (04) :10-18
[2]   连香树人工幼林群落营养元素含量、积累分配和循环 [J].
潘开文 ;
刘照光 .
林业科学, 2001, (02) :1-12
[3]   秦岭松栎林带生物量及其营养元素分布特征 [J].
刘广全 ;
土小宁 ;
赵士洞 ;
孙升辉 ;
G.Gravenhorst .
林业科学, 2001, (01) :28-36
[4]   鼎湖山马尾松林营养元素的分布和生物循环特征 [J].
莫江明 ;
SandraBrown ;
孔国辉 ;
张佑昌 ;
MelanieLenart .
生态学报, 1999, (05) :3-5
[5]   不同龄组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J].
刘茜 .
中南林学院学报, 1996, (04) :47-51
[6]   不同龄组马尾松林凋落物量及养分归还量研究 [J].
田大伦,宁晓波 .
中南林学院学报, 1995, (02) :163-169
[7]   三种药材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循环的研究 [J].
刘煊章,康文星 .
林业科学, 1994, (05) :399-404
[8]   杉木成熟林乔木层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的研究 [J].
温肇穆 ;
梁宏温 ;
黎跃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91, (01) :36-45
[9]   马尾松林杆材阶段养分循环及密度关系的研究 [J].
田大伦 .
林业科学, 1989, (02) :106-112
[10]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M].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周晓峰主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