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模式举证及其本质差异

被引:20
作者
曹钢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三阶段; 农村转变城市模式; 农村改革实践; 城乡一体化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定位于城镇化历史进程中城乡关系变化的视角出发,将城镇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和三种模式:"城市瓦解农村模式"(20世纪50年代前)、"城市馈补农村模式"(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农村转变城市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是城镇化发展的"否定之否定",是一个历史性进步。"农村转变城市模式"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城乡一体化最终是要把农村"化"为城或镇,亦表现为第三阶段城镇化模式的路径创新。城镇化的实质在于解决城乡之间诸多方面的对接和均等化问题,即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整体素质"少差别或无差别。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 [J].
曹钢 .
求是, 2009, (08) :46-48
[2]   马克思和恩格斯论城乡就业一体化 [J].
李保民 .
经济学家, 2008, (02) :31-38
[3]   中国粗放型城市化道路原因探析 [J].
任太增 ;
李敏 .
现代城市研究, 2006, (03) :34-38
[4]   加快西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 [J].
曹钢 .
求是, 2005, (10) :29-30
[5]   中外城市化模式比较与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 [J].
崔援民 ;
刘金霞 .
河北学刊, 1999, (04) :25-29
[6]   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发展的制度潜力与创新 [J].
刘传江 .
城市问题 , 1998, (03) :11-14
[7]   中国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制度分析 [J].
辜胜阻 ;
李正友 .
中国社会科学, 1998, (02) :60-70
[8]  
资本论.[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2,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