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运动治理的内涵、特征及发展方向

被引:4
作者
吕承文
机构
[1] 苏州大学地方政府研究所
关键词
运动治理; 执政; 内涵; 特征; 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作为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胜利的法宝,运动治理是最能体现我国特色的一种公共治理方式,它包含了政治运动、社会运动及群众运动等因素。公众和政府的利益碰撞,催生了由三级网络构成的运动治理。运动治理利弊相生,具有公众参与面广的隐性优势与不可持续的显性弊端。国家因素和社会因素都会对运动治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若过分强调公众因素会导致运动治理成为群众政治运动,而过分强调政府因素也会导致政府暴力执法。运动治理并不是政府开展公共治理的最佳选择,但却非常适合具有高社会性的政党来运作。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现代化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政治运动研究.[M].王蔚;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  
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M].[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incentOstrom)著;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
[3]  
走进东方的梦.[M].王景伦著;.时事出版社.1994,
[4]  
日本政治学动向.[M].[日]神岛二郎 著;马斌 译.商务印书馆.1983,
[5]   运动式治理与地方政府治理转向——以N县社区建设为个案 [J].
单鑫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9 (04) :43-47
[6]   运动式治理:一项关于土改的政治学分析 [J].
李里峰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04) :71-77
[7]   中国政治发展:从运动中的民主到民主中的运动——一项对110次中国运动式治理的研究报告 [J].
冯志峰 .
甘肃理论学刊, 2010, (01) :23-32
[8]   常态社会与运动式治理——中国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严打”政策研究 [J].
唐皇凤 .
开放时代, 2007, (03) :115-129
[9]   中国运动式治理的定义及其特征 [J].
冯志峰 .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07, (02) :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