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对传统诉讼的结构性重塑——从电子诉讼的理念、价值和原则切入

被引:43
作者
陈锦波
机构
[1] 浙江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电子诉讼; 传统诉讼; 诉讼理念; 诉讼价值; 诉讼原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 [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电子诉讼是信息革命的产物,学界当前有关电子诉讼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对其中涉及的微观问题的发现和应对,而缺乏对电子诉讼本源问题的探讨。这导致相关讨论或者因过度强调"电子"因素而无视一般的司法规律,或者因忽视电子诉讼与传统诉讼的本质性差异而固守工业时代思维。我们应当回归到对电子诉讼深层理念、价值和原则的讨论:电子诉讼应当坚守"当事人中心主义"的诉讼理念;程序效益应当成为电子诉讼首要的价值追求,程序公正是应恪守的价值底线,程序自由则应作为重要的价值保障;在此基础上,应当塑造信息安全和电子送达有效性两项全新的诉讼原则,同时应当对传统诉讼中的诚信原则、处分原则、直接言词原则和协议管辖原则的意涵进行重新诠释。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2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民事电子诉讼年度观察报告(2016) [J].
周翠 .
当代法学, 2017, 31 (04) :137-151
[2]   电子诉讼制度构建的法律基础 [J].
王福华 .
法学研究, 2016, 38 (06) :88-106
[3]   我国电子诉讼的实践发展与立法应对 [J].
侯学宾 .
当代法学, 2016, 30 (05) :3-13
[4]   电子诉讼潮流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应对 [J].
刘敏 .
当代法学, 2016, 30 (05) :14-22
[5]   电子法院:由内部到外部的构建 [J].
王福华 .
当代法学, 2016, 30 (05) :23-35
[6]   “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再考察:以“送达难”为中心 [J].
陈杭平 .
中国法学, 2014, (04) :200-216
[7]   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范畴探讨 [J].
徐孟洲 .
社会科学, 2011, (01) :96-102
[8]   论经济法的理念 [J].
史际春 ;
李青山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3, (02) :42-51
[9]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与法院的作用分担──兼论民事诉讼模式 [J].
江伟 ;
刘荣军 .
法学家, 1999, (03) :18-27
[10]   民事诉讼法的目的与司法的作用 [J].
竹下守夫 ;
牟易 ;
诚诿 .
现代法学, 1997, (03) :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