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之迁衍、困境及其解决——与侦查权、名誉权、隐私权的博弈

被引:7
作者
张蜀俊 [1 ]
杜晋 [2 ]
机构
[1]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
[2] 四川省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
关键词
人肉搜索; 侦查权; 隐私权; 名誉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4 [学习、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前,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肆虐,部分网友迁怒于未及时上报发热状况的患者,对其进行"人肉搜索",将患者的个人信息公诸于众,使其在社会评价中反复受惩罚并株连其无辜的家人。由此可见,互联网掀起的"人肉搜索"热潮,其在彰显公序良俗的同时,亦在挑战现行法律的底线。笔者拟从"人肉搜索"与侦查权之博弈(程序正义)、"人肉搜索"与隐私权、名誉权之冲突(实体正义)的视角微观分析,最后提出法律规制意见,以期为"人肉搜索"在互联网的健康、规范发展提供可探索的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暴露狂年代 [J].
胡晴舫 .
读书, 2008, (11) :146-151
[2]   帕特恩案与毒树之果理论的演变 [J].
郑旭 .
中国审判, 2008, (11) :82-85
[3]  
网络暴力之风不可长[N]. 严宝康.解放日报. 2006 (002)
[4]  
论法的精神[M]. 陕西人民出版社 , (法)孟德斯鸠(CharlesdeSecondat,deMontesquieu)著, 2006
[5]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比较. 朱苏力.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86761693&view=1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