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稀有鲫个体小、性成熟时间短、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容易饲养等特点 ,将其作为一种毒性实验材料 ,从形态学和组织学水平对生活污水可能产生的毒性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在早期生命阶段 ,高浓度的生活污水对稀有鲫有急性毒性效应。受排污口污水暴露的稀有鲫鱼卵根本无法孵化 ;对处于性腺发育期稀有鲫的暴露则引起肝脏细胞水平上的毒性效应 ,且随污水浓度的增高 ,对鱼体性发育的阻碍效应也越强 ,而整个生命期即使仅暴露于低浓度的生活污水中 ,其个体发育和性发育也均受到影响 ,肝细胞也表现出强烈的毒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