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失语发病机制探讨:附25例fMRI分析

被引:20
作者
周筠 [1 ]
陈红燕 [2 ]
王丽敏 [1 ]
韩在柱 [3 ]
王拥军 [1 ]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
[2]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放射中心
[3]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运动性失语症; Broca区; 发病机制; 功能磁共振检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运动性失语症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25例伴运动性失语的脑梗死患者,采用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及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分析对病变波及的Broca区进行检测,并与对侧镜像区进行对比。结果MRS显示,受累语言功能区的N已酰天门冬氨酸、胆碱的代谢较对侧镜像区降低(P<0.05);PWI显示,多数患者受累语言功能区的局部脑血容量、局部脑血流量较对侧明显减少(P<0.01),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较对侧镜像区延长(P<0.05)。结论运动性失语症患者急性期语言功能区呈低灌注、低代谢表现,可能是运动性失语症的发病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667 / 668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