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羌塘中部中更新世以来构造活动的证据

被引:4
作者
杨韩涛 [1 ]
李才 [1 ]
李林庆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所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羌塘地区; 大沙河; 新生代; 构造活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6 [新构造运动(新构造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西藏1∶5万双湖区戈木日东部地区4幅区域地质调查期间,对羌塘中部大沙河泥火山群、河流构造阶地、活动断层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查明泥火山60个,获得的2个泥火山喷出物热释光年龄分别为151.97ka±12.92ka和10.76ka±0.91ka,表明泥火山群自晚更新世至早全新世存在多次喷发活动。大沙河实测剖面显示,大沙河存在Ⅱ级河流阶地,3次新构造活动。获得的6个热释光年龄分别为中更新世(167.17ka±14.21ka)、晚更新世(113.27ka±9.63ka、83.84ka±7.13ka、75.47ka±6.41ka、42.22ka±3.59ka)和全新世(7.61ka±0.65ka)。结合大沙河流域特殊的泥火山-断层构造组合,认为中更新世以来大沙河地区受北西西向活动断层的控制,经历了3次阶段性差异隆升与强烈剥蚀。
引用
收藏
页码:1325 / 13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藏北羌塘中部首次发现泥火山
    解超明
    李才
    李林庆
    吴彦旺
    胡培远
    [J]. 地质通报, 2009, 28 (09) : 1319 - 1324
  • [2] 羌塘盆地沉积物热释光特征及潜在意义
    张志攀
    祝有海
    苏新
    [J]. 现代地质, 2008, (03) : 452 - 456
  • [3] 新生代构造与羌塘盆地油气保存
    南征兵
    李永铁
    [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8, (01) : 70 - 75
  • [4] 释光技术在构造事件定年中的应用
    张家富
    周力平
    [J]. 核技术, 2007, (11) : 934 - 939
  • [5] 泥火山的形成及其与油气的关系[J]. 范卫平,郑雷清,龚建华,刘玉香.吐哈油气. 2007(01)
  • [6] 泥火山的形成及其与油气的关系[J]. 范卫平,郑雷清,龚建华,刘玉香.吐哈油气. 2007 (01)
  • [7] 泥火山与天然气水合物
    梁杰
    龚建明
    陈建文
    [J]. 海洋地质动态, 2006, (12) : 20 - 23+46
  • [8] 索曲流域现代河流阶地对南羌塘陆块新构造运动的反演
    贾建称
    李建伍
    王根厚
    李秋实
    于海量
    [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 (01) : 17 - 21
  • [9] 柴达木盆地西部油气藏的破坏类型与机理
    刘卫红
    郭泽清
    李本亮
    饶孟余
    温志峰
    杨和山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6, (01) : 131 - 141
  • [10] 山西大同与晋中盆地全新世活动断裂定量研究中热释光与14C测年方法应用
    江娃利
    王焕贞
    [J]. 第四纪研究, 2004, (03) : 332 -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