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重型肝炎凝血因子Ⅴ、Ⅶ、Ⅹ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4
作者
王春丽
于金东
高涛
张月萍
徐建华
机构
[1] 上海市传染病医院,长春市传染病医院,上海市传染病医院,上海奉贤县古华医院,内蒙古通辽市传染病医院,
关键词
肝炎; 凝血因子Ⅴ; 凝血因子Ⅶ; 凝血因子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5.1 [肝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探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凝血因子Ⅴ、Ⅶ、Ⅹ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7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前者分为早期、中期、晚期,后者分为早期、恢复期,采用血凝法动态检测两组各期及对照组中患者凝血因子Ⅴ、Ⅵ、Ⅹ的水平,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死亡组早期凝血因子Ⅴ、Ⅶ、Ⅹ水平分别为34.64±2.89、20.96±2.23、42.62±3.28,中期分别为22.81±2.28、14.40±1.63、32.67±2.70,晚期分别为14.25±1.76、9.90±1.48、25.76±2.44,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随肝功能受损程度加剧而呈进行性降低,其中19因子下降最明显。存活组早期3种因子水平分别为45.58±8.69、21.96±6.61、42.27±12.25,均显著低地正常对照组。恢复期中Ⅶ因子为68.85±31.74,Ⅹ因子为64.12±11.65,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Ⅴ因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存活组与死亡组的早期Ⅴ因子的活性有显著性差异(t=2.44,P<0.05),而Ⅶ因子、Ⅹ因子差异无显著性(t值分别为0.38、0.09,P>0.05)。结论:动态观察凝血因子Ⅴ、Ⅶ、Ⅹ水平的变化,对慢性重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Ⅶ因子是较灵敏的指标,Ⅴ因子是判断预后的最好指标,由于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69 / 27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老年病毒性肝炎与凝血障碍
    陈密
    杨俊文
    [J]. 临床肝胆病杂志, 1998, (03) : 3 - 5
  • [2] 肝病患者几种血浆凝血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附167例分析)
    李士敏
    王鸿利
    支立民
    [J]. 实用内科杂志, 1991, (05) : 255 -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