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油气盆地的构造体制和油气分布的关系

被引:7
作者
陈焕疆
机构
关键词
盆地; 目的层; 地质构造; 油气分布; 板块构造; 大地构造; 古地台; 构造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壳构造体制是随着地质历史的向前发展而变化的。 在中国,大致以印支(晚海西)运动为转折点,古生代油气盆地属于槽台构造体制,中新生代油气盆地则在板块构造体制下形成。 中新生代盆地在构造属性上,大多属于“中国板块”的内部盆地,它以陆相生油为最大特色;实践证明,中国特大型陆相板块内部盆地油气田的发现,已经大大提高了这一类盆地的找油前景。 在槽台构造体制盆地内,古生代气田占很大比重,主要分布在地台内部盆地的巨大继承性隆起或其斜坡带上,而在台内坳陷及其斜坡上则往往有石油的聚集。那些与不同时代地槽区相邻接的台缘坳陷盆地以及台内断陷盆地都将是有希望找油的地方。 要重视不同构造体制盆地的迭加作用,在中国已经找到了多种迭加作用产生的油气领域,包括:(1)基岩油气藏类型;(2)油气再分配类型;(3)构造调整类型。另外,再次成油和古生代盆地或其盆地分体中的煤,在中新生代沉积负载下演化为天然气都是十分可能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2+21 +2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动力地球学.[M].[美]威利(P·J·Wyllie) 著;朱夏 译.地质出版社.1978,
  • [2] 中国东部板块内部盆地形成机制的初步探讨.[J].朱夏.石油实验地质.1979, 00
  • [3]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
    黄汲清
    任纪舜
    姜春发
    张之孟
    许志琴
    [J]. 地质学报, 1977, (02) : 117 -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