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西北部造山后A型花岗岩的时代及与索伦山-贺根山-扎赉特碰撞拼合带东延的关系

被引:167
作者
孙德有
吴福元
李惠民
林强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春
[2] 国土资源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天津
[3]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关键词
小兴安岭西北部; A型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碰撞拼合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小兴安岭西北部的黑河-嫩江一带发育大量的碱长-碱性花岗岩岩体, 由于缺乏可靠的地质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 其形成时代一直存在争议. 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 这些碱长-碱性花岗岩形成于290~260 Ma的晚古生代晚期. 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们属于 造山后A型花岗岩, 是我国新疆北部-蒙古东南部-我国内蒙古中部巨型晚古生代A型花岗岩带的东北延所在, 由此确定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间的索伦山-贺根山-扎赉特碰撞拼合带向东北延至黑河附近, 其拼合时代应在石炭纪.
引用
收藏
页码:2217 / 22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