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德苗寨社区旅游:组织演进、制度建构及其增权意义

被引:52
作者
陈志永 [1 ]
李乐京 [1 ]
李天翼 [2 ]
机构
[1] 贵州师范学院区域旅游研究所
[2] 贵州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关键词
郎德苗寨; 社区旅游; 组织演进; 制度建构; 增权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贵州郞德苗寨是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典范,其社区主导、全民参与、以工分制为典型特征的运行模式和分配制度,被称为"郎德模式"。在国内外学者积极倡导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赋予社区权力的呼声中,郎德人20多年来一直在实践这种理念并取得丰厚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成果,这为研究旅游地社区增权模式和路径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试验场"。文章在文献研究和多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介绍郎德苗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组织演进与制度建构过程,认为郎德苗寨社区组织演进与制度构建使当地社区在旅游发展背景下实现了经济增权、社会增权、心理增权和政治增权。郎德苗寨社区增权实践表明:旅游发展背景下农民组织化是社区增权的有效路径,制度构建为社区增权提供了有效保障,社区精英作用的有效发挥是社区增权的助推器,政府的有限介入有利于扩大社区增权的边界。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制度增权: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之土地权利变革 [J].
左冰 ;
保继刚 .
旅游学刊, 2012, 27 (02) :23-31
[2]   乡村旅游开发背景下社区权能发展研究——基于对云南傣族园和雨崩社区两种典型案例的调查 [J].
郭文 ;
黄震方 .
旅游学刊, 2011, 26 (12) :83-92
[3]   中国社会组织成长困境分析及启示——基于文化、资源与制度的视角 [J].
石国亮 .
社会科学研究, 2011, (05) :64-69
[4]   民族旅游的典范——贵州雷山郎德上寨研究述评 [J].
李会娥 ;
徐圻 .
凯里学院学报, 2011, 29 (02) :83-86
[5]   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感知研究 [J].
陈志永 ;
王化伟 ;
李乐京 .
商业研究 , 2010, (09) :173-178
[6]   少数民族传统民艺开发中的“社区增权”研究 [J].
黄娅 .
贵州民族研究, 2010, 31 (04) :31-38
[7]   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轮流制模式及社区增权效能研究——云南香格里拉雨崩社区个案 [J].
郭文 .
旅游学刊, 2010, 25 (03) :76-83
[8]   旅游增权理论本土化研究——云南迪庆案例 [J].
左冰 .
旅游科学, 2009, 23 (02) :1-8
[9]   社会资本视角下西部少数民族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创新 [J].
谢治菊 .
农村经济, 2008, (09) :55-58
[10]   赋权理论与旅游发展中的社区能力建设 [J].
孙九霞 .
旅游学刊, 2008, (09)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