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飞虱防治指标简化技术研究

被引:4
作者
钱汉良
柯愈祥
陈其志
温劲松
机构
[1] 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
[2] 湖北省咸宁地区农校
关键词
稻飞虱;防治;指标;技术;
D O I
10.13718/j.cnki.xdzk.1998.05.010
中图分类号
S435.112.3 [];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根据稻飞虱为害量、水稻被害状和产量损失三者间的关系,将原防治指标中的虫口密度改为水稻受害的形态防治指标。结果表明,防治指标为:汕优63、鄂宜105在孕穗期的稻褐色卵条斑株率为10%~20%(相当于750~800头虫/100丛水稻);在齐穗期为25%(相当于1000头左右虫/100丛水稻),齐穗期以后还可逐步拓宽。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与技术.[M].杜正文主编;.农业出版社.1991,
[2]   根据水稻被害状确定褐稻虱防治指标研究 [J].
钱汉良,陈其志 ;
柯愈祥 .
植物保护, 1995, (02) :31-32
[3]   褐飞虱的预测预报及防治对策 [J].
吴嗣勋 ;
李大勇 .
湖北农业科学, 1989, (07)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