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语言保护:现状与对策

被引:14
作者
孙春颖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语言保护; 现状; 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H002 [语言规划];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近年来由于我国政府的主导和公众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成为社会热点问题。随之而来的是语言保护工作的逐渐升温。本文介绍了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对濒危语言及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进行保护的状况。本文还分析了我国在基于"非遗"保护的语言保护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语言保护的思考和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汉语方言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对策 [J].
吴永焕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 (04) :39-43
[2]  
中国濒危语言研究及保护策略[J]. 李锦芳.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5(03)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 文化艺术出版社 , 王文章, 2006
[4]  
守望精神的家园———全国政协民宗委关于"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议题的调研. 张敏. 人民政协报 . 2007
[5]  
"老北京"搜集土语万余条,北京土话欲申遗.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网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