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

被引:55
作者
刘军会 [1 ]
高吉喜 [2 ]
马苏 [1 ]
王文杰 [1 ]
邹长新 [2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环境敏感性; 土地沙化; 土壤侵蚀; 土壤盐渍化; 生境; 内蒙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针对内蒙古土地沙化、土壤侵蚀、土壤盐渍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区域自然环境演变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对内蒙古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研究,定量揭示研究区生态环境敏感性程度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地沙化不敏感区、极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35.9%和10.1%;土地沙化敏感性等级高的区域集中分布在内蒙古辖区内主要沙漠边缘和沙地;土壤基质多为沙粒、冬春季节多大风且植被覆盖度较低是土地容易发生沙化的主要原因.土壤侵蚀轻度、中度和高度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43.9%、30.2%和19.2%;受降水空间差异影响,土壤侵蚀敏感性等级自东南向西北呈逐步下降趋势.土壤盐渍化不敏感区、极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57.6%和14.6%,盐渍化明显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北部和东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人类活动影响较明显,是土壤盐渍化高发的主要原因.生境不敏感、高度和极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30.5%、25.1%和10.6%,敏感性等级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地区;这些区域水热条件相对较好,植被覆盖度高,物种数量较为丰富,是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综合生态环境高度和极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27.9%和9.6%;敏感性等级高的区域位于内蒙古中北部,等级较低的区域位于内蒙古西北、东北和东南部.
引用
收藏
页码:591 / 5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系——以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原为例 [J].
马文静 ;
张庆 ;
牛建明 ;
康萨如拉 ;
刘朋涛 ;
何欣 ;
杨艳 ;
张艳楠 ;
邬建国 .
植物生态学报 , 2013, (07) :620-630
[2]   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地生物多样性与草地生产力和土壤状况的关系 [J].
白可喻 ;
戎郁萍 ;
杨云卉 ;
林长存 .
生态学杂志, 2013, 32 (01) :22-26
[3]   2001-2010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J].
穆少杰 ;
李建龙 ;
陈奕兆 ;
刚成诚 ;
周伟 ;
居为民 .
地理学报, 2012, 67 (09) :1255-1268
[4]   内蒙古东北-西南草地样带植物多样性变化 [J].
胡云锋 ;
艳燕 ;
阿拉腾图雅 ;
毕力格吉夫 .
资源科学, 2012, 34 (06) :1024-1031
[5]   新疆克拉玛依市生态敏感性研究 [J].
潘峰 ;
田长彦 ;
邵峰 ;
周伟 ;
陈飞 .
地理学报, 2011, 66 (11) :1497-1507
[6]   西南喀斯特区域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J].
凡非得 ;
王克林 ;
熊鹰 ;
宣勇 ;
张伟 ;
岳跃民 .
生态学报, 2011, 31 (21) :6353-6362
[7]   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与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 [J].
刘春霞 ;
李月臣 ;
杨华 ;
闵婕 ;
王才军 ;
张虹 .
地理学报, 2011, 66 (05) :631-642
[8]   基于时间序列植被特征的内蒙古荒漠化评价 [J].
殷贺 ;
李正国 ;
王仰麟 ;
蔡福 .
地理学报, 2011, 66 (05) :653-661
[9]  
黄河靖南峡-黑山峡河段的生态敏感性[J]. 刘耀龙,王军,许世远,谢翠娜,陈晶晶,叶明武.应用生态学报. 2009(01)
[10]   云南省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J].
李东梅 ;
吴晓青 ;
于德永 ;
高正文 ;
吴钢 .
生态学报, 2008, (11) :5270-5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