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方法改进后的中国对外贸易隐含能测算

被引:11
作者
章辉 [1 ,2 ]
蒋瑛 [1 ]
机构
[1]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2] 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进口隐含能; 发展中国家; 结构调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52.6 [进出口贸易概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自2001年起中国成为能源净进口国,伴随着能源贸易逆差的持续扩大,国际社会上不断出现对中国大量进口能源的各种指责。实际上中国进口的能源不仅用于自身的消耗,而且更多的是用于生产和出口大量优质的商品以满足国外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明确中国对外贸易中的能源消耗水平就成为准确认识中国真实能源消耗水平的关键。与传统能源消耗水平的测算方法不同,隐含能概念的引入使得对一国最终商品完整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测算更为准确。而在隐含能的测算过程中,测算的关键据是一国的投入产出表数据。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隐含能的测算方法进行了改进。以中国官方公布的中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在测算出口时使用"按固定比例进行分配"法;而在测算进口时放弃使用单一国家或部分国家加权方法计算进口能耗系数的方法,使用由本文提出的将进口国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类的方法测算能耗系数,并以此为基础重新测算了中国的进出口隐含能和贸易隐含能净值。通过测算不仅使中国贸易隐含能的结果得到进一步的精确,而且还深入到行业内部,对具体行业的隐含能状况进行了分析。测算发现中国在整个贸易过程中实际处于隐含能源的"净输出"状态,而造成逆差的行业主要是采掘和加工业、其他行业、其他工业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今后中国对于上述这些隐含能净值逆差行业要在保持已有贸易模式的前提下对其就继续予以扶持和鼓励;而对于隐含能净值为顺差的行业则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内部技术平和降低能耗上。通过降低出口隐含能水平和增加进口隐含能的方式来实现贸易隐含能收支的均衡。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中国工业部门碳排放转移评价及预测研究 [J].
杨顺顺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6) :55-67
[2]   基于MRIO模型的中美欧日贸易隐含碳特点对比分析 [J].
庞军 ;
石媛昌 ;
谢希 ;
高笑默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5, 11 (03) :212-219
[3]   工业化后期中国出口商品中内涵能源变化的动因分析——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数据 [J].
刘瑞翔 ;
王洪亮 .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5, (03) :35-44
[5]   中国外贸生态环境分析与绿色贸易转型研究——基于隐含碳的实证研究 [J].
刘祥霞 ;
王锐 ;
陈学中 .
资源科学, 2015, 37 (02) :280-290
[6]   增加值出口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气体排放——新贸易核算方法下的中美对比 [J].
陈雯 ;
李强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 55 (01) :74-82+173
[7]   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 [J].
谢建国 ;
姜珮珊 .
经济学(季刊), 2014, 13 (04) :1365-1392
[8]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隐含能源研究 [J].
崔连标 ;
韩建宇 ;
孙加森 .
国际贸易问题, 2014, (05) :113-123
[9]   中国贸易隐含碳净出口的流向及原因分析 [J].
刘俊伶 ;
王克 ;
邹骥 .
资源科学, 2014, 36 (05) :979-987
[10]   我国对外贸易的能源消耗分析——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法的研究 [J].
陈雯 ;
李强 .
世界经济研究, 2014, (04) :26-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