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率模型的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开发决策路径研究

被引:24
作者
王铁 [1 ,2 ]
张宪玉 [3 ,4 ]
机构
[1]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2] 曲阜师范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3]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4] 不详
关键词
概率模型; 乡村旅游; 环城游憩带; 决策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针对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的"一哄而上",本研究采用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在EC11.5(Expert Choice11.5)的帮助下构建了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开发的影响因子体系和概率计算模型,并与门槛值相结合建立了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的开发决策路径,以期将客观的概率模型引入乡村旅游开发决策,从定量角度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同时,本研究根据矩阵计算和检验结果,对影响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的主要因子和指标进行了分析,初步论证了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在实践上的特殊性以及在理论上的典型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贵州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初探 [J].
张晶 ;
李良军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19) :5822-5823+5962
[2]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测评模型——以江西婺源为例 [J].
冯淑华 ;
沙润 .
地理研究, 2007, (03) :616-624
[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以千年古村:江西婺源江湾村为例 [J].
谭根梅 ;
柳军 ;
胡汉辉 .
农业经济, 2007, (04) :20-21
[4]   三江自然保护区乡村旅游资源评价 [J].
于洪贤 ;
宋红娟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7, (03) :82-85
[5]   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市场特征研究——以长沙市周边乡村旅游为例 [J].
粟路军 ;
王亮 .
旅游学刊, 2007, (02) :67-71
[6]   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新农村建设 [J].
邵琪伟 .
求是, 2007, (01) :42-44
[8]   乡村旅游初探 [J].
万先进 ;
邱映贵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11) :58-62
[9]   对北京郊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J].
王兵 ;
罗振鹏 ;
郝四平 .
旅游学刊, 2006, (10) :63-69
[10]   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析 [J].
龙茂兴 ;
张河清 .
旅游学刊, 2006, (09) :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