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种群遗传多样性初步研究

被引:24
作者
冯学锋
胡世林
郭宝林
李家实
阎玉凝
机构
[1]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2] 香港浸会大学中药学院
[3]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黄芩; 多态性分析; 居群; 遗传变异; 道地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2.71 [植物药];
学科分类号
100703 ;
摘要
分析中药黄芩道地性与遗传多样性。方法:用随机扩增的DNA多态性分析(RAPD)方法,对13个居群62个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和并头黄芩S.scordifolia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及黄芩居群遗传变异测定。结果:用14个随机引物,共获得114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2条。黄芩在物种水平上的多态性条带比率(PPB)值为95.5%,居群水平的平均PPB值为41.9%。黄芩样本RAPD聚类分析(UPGMA)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分支,但显示出与地理位置有关三个类群。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黄芩居群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18.83%,居群内变异占81.17%。结论:首次在分子水平上证明黄芩道地性与遗传变异和地理环境有关系,并提出黄芩栽培选种的策略应该是最大限度地保持其遗传多样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3+81 +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不同产地黄芩提取物主要药效作用的比较 [J].
刘菊福 ;
卢长安 ;
廖福龙 ;
刘岱 ;
崔淑莲 ;
杨立新 ;
冯学锋 ;
杨京玉 ;
胡世林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1, (03) :28-30
[2]   黄芩生殖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群体分离类型的比较 [J].
徐昭玺 ;
魏建和 .
中草药, 1997, (10) :623-626
[3]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中的分子标记[M]. - 科学出版社 , 邹喻苹等编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