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背景与重点——兼评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效果

被引:8
作者
和军 [1 ,2 ,3 ,4 ,5 ]
张紫薇 [2 ]
机构
[1] 辽宁大学东北振兴研究中心
[2]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3] 辽宁省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合作协同创新中心
[4] 辽宁大学《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5] 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
关键词
新东北现象; 东北振兴; 战略效果; 体制机制; 结构性问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首轮东北振兴战略取得的主要成效,在于经济增速较快,失业率大幅降低,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发展成果显著。但是,东北产业结构非但没有得到优化,反倒出现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的逆工业化规律现象;原材料、初级产品为主的行业结构未得到根本改善;国企冗员负担沉重,经济效益较差;2013年起GDP增速出现断崖式下滑,形成所谓的"新东北现象",构成新一轮振兴战略背景。这表明首轮振兴战略偏向东北经济总量上的积累,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东北发展深层次的产业、就业、所有制等结构性问题和市场化体制机制问题。新一轮振兴战略应重点在体制机制、结构调整、创新创业、改善民生等方面进行开创性工作,培育东北发展内生动力,突破"振兴—衰落—再振兴"怪圈,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1+2 +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2]   东北地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基本路径 [J].
李政 ;
于凡修 .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33-43+209
[3]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4]  
.[M].王小鲁;樊纲;余静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5]  
中国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