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研究及意义

被引:3
作者
李琳
机构
[1] 兰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原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D621.5 [公民权利与义务];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030202 ;
摘要
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每一次生产力的飞速发展,都伴随着资源环境的牺牲与破坏。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使得人类对于环境保护这一共同目标达成共识。目前,公众参与的理念已经被广泛引入环境保护领域之中。但我国对此的研究与实践还尚未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水平,现实操作与应用中仍然存在诸多缺陷。由于政府和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局限性,使得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生态文明与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重构 [J].
吕志祥 ;
刘嘉尧 .
科技管理研究, 2009, 29 (10) :118-120
[2]   科学发展观视阈中的生态文明 [J].
朱伟坚 .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 (03) :32-33
[3]   完善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战略构想 [J].
蔡守秋 .
广东社会科学, 2008, (02) :184-189
[4]   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管理:理论与方式探讨 [J].
宋言奇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 (05) :59-63+99
[5]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之公众参与问题研究——兼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相关规定的施行 [J].
汪劲 .
法学评论, 2004, (02) :107-118
[6]  
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D].卓光俊.重庆大学.2012, 05
[7]  
政治学视阈中的生态环境治理研究.[D].范俊玉.苏州大学.2010, 10
[8]  
环境法.[M].吕志祥.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
[9]  
环境法基本理论研究.[M].王树义; 等著.科学出版社.2012,
[10]  
环境法.[M].吕忠梅;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