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壤坡面细沟侵蚀差异与其影响因素

被引:37
作者
陈俊杰 [1 ,2 ]
孙莉英 [1 ]
蔡崇法 [2 ]
刘俊体 [3 ]
蔡强国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华中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中心
[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关键词
土壤; 径流量; 侵蚀量; 细沟发育; 人工模拟降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采用室内纯净水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在坡度为10°、15°、20°、25°坡面,土槽为5 m、10 m两种规格,对两种土壤((土娄)土与黄绵土)分别进行雨强为1.5 mm min-1,的降雨实验,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每一场降雨后的坡面进行监测,分析不同坡度对细沟侵蚀的影响,比较两种土壤坡面细沟侵蚀的差异,以及其差异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土娄)土土壤颗粒以粉粒与黏粒为主,粉粒占总质量的64.12%,黏粒为28.42%。黄绵土的土壤颗粒以粉粒为主占总质量的67.95%,黏粒与沙粒含量较少,黏粒占14.52%,沙粒占17.53%。在相同条件下,(土娄)土降雨过程中入渗缓慢,产流时间、坡面流速均快于黄绵土,跌坎出现时间也较早,使其更容易产生细沟。(土娄)土的径流量高于黄绵土,在降雨过程中,径流稳定时间较早。(土娄)土侵蚀量高于黄绵土,(土娄)土产沙率呈增加趋势,黄绵土含沙量变化不明显。从坡面细沟发育来看,(土娄)土坡面细沟成平行状分布,黄绵土细沟为较宽树枝状。
引用
收藏
页码:281 / 2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不同粘粒含量土壤水分入渗能力模拟试验研究 [J].
李卓 ;
吴普特 ;
冯浩 ;
赵西宁 ;
黄俊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 27 (03) :71-77
[2]   黄土结皮的发育机理与侵蚀效应研究 [J].
卜崇峰 ;
蔡强国 ;
张兴昌 ;
程琴娟 ;
吴淑安 .
土壤学报, 2009, 46 (01) :16-23
[3]   槽式人工模拟降雨机的工作原理与特性 [J].
张光辉 ;
刘宝元 ;
李平康 .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6) :56-60
[4]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入渗能力及参数影响的试验研究 [J].
李雪转 ;
樊贵盛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3) :188-190
[5]   土壤初始含水率对坡面降雨入渗及土壤水分再分布的影响 [J].
陈洪松 ;
邵明安 ;
王克林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1) :44-47
[6]   表土结皮发育过程及其侵蚀响应研究进展 [J].
程琴娟 ;
蔡强国 ;
李家永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4) :114-122
[7]   黄土高原沟壑区坡耕地土壤入渗规律研究 [J].
赵西宁 ;
吴发启 ;
王万忠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04) :109-112
[8]   浑水入渗规律试验研究 [J].
白丹 ;
李占斌 ;
洪小康 ;
蔡明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9, (01) :60-63
[9]   黄土区坡耕地细沟间侵蚀和细沟侵蚀的研究 [J].
郑粉莉 .
土壤学报, 1998, (01) :95-103
[10]   黄土高原浅层原状土抗剪强度浅析 [J].
范兴科 ;
蒋定生 ;
赵合理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7, (04) :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