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研究课题

被引:272
作者
束定芳
汤本庆
机构
[1]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关键词
隐喻; 问题; 整合; 应用;
D O I
10.13978/j.cnki.wyyj.2002.02.001
中图分类号
H05 [写作学与修辞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在回顾传统隐喻理论的基础上 ,对隐喻研究的两个重要领域—隐喻的本质和隐喻的理解作了重点讨论 ,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 ,虽然许多研究者讨论的都是隐喻 ,但他们对隐喻的概念和范围却有不同的认识。要对隐喻的本质有更清晰的理解 ,必须对隐喻的概念、隐喻种类作出明确的定义。隐喻理解过程实际上就是隐喻机制发挥其作用的过程。隐喻史上的“替换论”、“对比论” ,以及现代隐喻理论中的“互动论”、“映射论”、“合成空间理论”等都是旨在解释隐喻工作机制的理论。仔细研究它们的理论背景和内容 ,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并非是互相排斥、互相矛盾的关系。在对它们进行整合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揭示隐喻的工作机制和意义发生的特点。作者还从隐喻学的历史研究、隐喻理论的整合、隐喻理论的应用几个方面谈了对今后研究方向的看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论隐喻的理解过程及其特点 [J].
束定芳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04) :253-260
[2]   论隐喻产生的认知、心理和语言原因 [J].
束定芳 .
外语学刊, 2000, (02) :23-33+92
[3]   论隐喻的基本类型及句法和语义特征 [J].
束定芳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0, (01) :20-28
[4]   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 [J].
束定芳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8, (06) :11-20
[5]   隐喻的语用学研究 [J].
束定芳 .
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 1996, (02) :35-39+44
[6]   试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 [J].
束定芳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6, (02) :9-16
[7]   略论外语词汇教学的基本特点与基本原则 [J].
束定芳 .
外语研究, 1995, (01) :52-58
[8]  
隐喻学研究[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束定芳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