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来源——基于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的分析

被引:3
作者
杨超
王聪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民营企业; 生产率分解框架; 优胜劣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5 [私营企业]; F249.22 [劳动生产率];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20207 ; 020106 ;
摘要
经济下行阶段,生产率的持续增长是支撑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利用拓展的Melitz和Polane生产率分解框架,实证研究了民营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来源。研究发现:持续经营企业内部技术效率的改进是民营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企业内部效应贡献了民营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85.78%,净的进入效应对民营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为负,净的进入效应贡献-1.68%;民营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呈东、中、西、东北地区依次递减的地区分布特征;融资依赖度低的企业更加依赖自身生产率的提高;持续经营的民营企业和具有外资企业民营化倾向特征的企业是民营企业两大劳动生产率增长来源。本文的研究意味着,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是民营企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民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来源:企业成长还是市场更替? [J].
吴利学 ;
叶素云 ;
傅晓霞 .
管理世界, 2016, (06) :22-39
[2]   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J].
杨汝岱 .
经济研究, 2015, 50 (02) :61-74
[3]   贸易自由化、企业异质性与出口动态——来自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的证据 [J].
毛其淋 ;
盛斌 .
管理世界, 2013, (03) :48-65+68+66
[4]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使用现状和潜在问题 [J].
聂辉华 ;
江艇 ;
杨汝岱 .
世界经济, 2012, 35 (05) :142-158
[5]   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率和关税减免——来自中国产品面的证据 [J].
余淼杰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4) :1251-1280
[6]   企业演化: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 [J].
李玉红 ;
王皓 ;
郑玉歆 .
经济研究, 2008, (06) :12-24
[7]   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与收敛 [J].
谢千里 ;
罗斯基 ;
张轶凡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09-826
[8]   Dynamic Olley-Pakes productivity decomposition with entry and exit [J].
Melitz, Marc J. ;
Polanec, Saso .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5, 46 (02) :362-375
[9]  
Creative accounting or creative destruction? Firm-level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ese manufacturing [J] . Loren Brandt,Johannes Van Biesebroeck,Yifan Zhang.&nbsp&nbsp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2011 (2)
[10]  
Market Selection, Reallocation, and Restructuring in the U.S. Retail Trade Sector in the 1990s [J] . Lucia Foster,John Haltiwanger,C. J Krizan.&nbsp&nbsp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 200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