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纬度突发性暴雨的可能先兆特征

被引:10
作者
王兴荣 [1 ]
郑媛媛 [1 ]
高守亭 [2 ]
周昆 [1 ]
机构
[1]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
关键词
突发性暴雨; 先兆特征; 湿位涡; 不守恒过程出现条件;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06.06.014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通过对湿位涡(MPV)不守恒过程出现条件的讨论,理论上证明了:在中纬度突发性暴雨产生前,①必定存在着深对流高度范围内(?)θ*/(?)z迅速趋向于零的过程。②斜压向量沿广义位温梯度有一分量。③接近饱和的不饱和层足够厚,达到深对流高度。④处于含有大量水汽和液态水的云团和云块附近。1999年合肥2次突发性暴雨确实都有体现上述4个必要条件的2种共同特征现象。⑤在暴雨生成之前,在合肥上空存在着深厚的双层干区(在多普勒雷达VWP图上表现为深对流高度范围内的两层连续无资料区),首先,随着上层干区顶部的湿冷空气开始下滑,上层干区开始从上到下消失,接着,当下滑空气停止下滑而开始上升时,下层的干区开始消失,最后在两层干区完全消失时,带来突发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就突然出现。⑥同时在云图上,南下冷锋云带在逼近合肥市分裂成两部分,以至在断裂处几乎没有云和雾,而在周围则存在着含有大量液态水和水汽的两块云团。而在冷锋云带通过合肥后,带来突发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就在几乎没有云和雾的断裂处爆发。
引用
收藏
页码:612 / 6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热带环流系统异常对2003年淮河持续性暴雨的影响 [J].
何敏 ;
龚振淞 ;
许力 .
热带气象学报, 2005, (03) :323-329
[2]   由变性台风环流引发的山东特大暴雨天气的位涡场分析 [J].
赵宇 ;
吴增茂 ;
刘诗军 ;
龚佃利 ;
孙兴池 .
热带气象学报, 2005, (01) :33-43
[3]   2002年湖北两场连续暴雨综合诊断分析 [J].
施望芝 ;
郭施 ;
金琪 ;
刘静 ;
陈创买 .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05) :609-616
[4]   台风暴雨的研究进展 [J].
李江南 ;
王安宇 ;
杨兆礼 ;
李国丽 ;
何夏江 ;
彭涛涌 ;
古志明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S1) :152-159
[5]   上海热带低压特大暴雨分析 [J].
杨引明 ;
郑永光 ;
陶祖钰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04) :413-421
[6]   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分析低空急流的脉动与暴雨关系 [J].
刘淑媛 ;
郑永光 ;
陶祖钰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03) :285-290
[7]   “99.6”梅雨锋暴雨云和降水物理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 [J].
杨静 ;
王鹏云 ;
李兴荣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02) :203-212
[8]   1998年7月22日长江中游中β低涡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J].
徐亚梅 ;
高 坤 .
气象学报, 2002, (01) :85-95
[9]   武汉地区“98.7”连续性暴雨的卫星水汽图像分析 [J].
施望芝 ;
熊秋芬 ;
陈创买 .
热带气象学报, 2002, (01) :91-96
[10]   热力适应、过流、频散和副高 I.热力适应和过流 [J].
吴国雄 ;
刘屹岷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0, (04) :43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