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胁迫下不同抗旱性小麦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抗旱力强弱的关系

被引:9
作者
贺继临
刘鸿先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生物系!
[2]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干旱处理; 小麦; 植物内源激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昌乐5号和抗旱性弱的鲁麦5号的幼苗为材料,研究了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气孔导度和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的气孔导度和细胞激动素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CTKs/ABA)呈较强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而与叶片RWC的相关关系较弱,说明气孔导度受CTKs/ABA调控,而不是受叶片RWC的调控.在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下我们可以利用CTKs/ABA的变化判断品种抗旱性大小:①抗旱力强的小麦品种叶片的平均CTKs/ABA值较高,而弱者较低,说明强者内源促进型激素含量相对较高,从而在干旱胁迫下保持较高的生活力.②抗旱力强的小麦品种叶片CTKs/ABA与干旱处理天数呈二次负相关关系,而弱者是线性负相关关系,说明强者具有较强的抗逆缓冲能力.③抗旱力强的小麦品种成熟叶(第二叶)CTKs/ABA下降快,新叶(第三叶)下降慢,而弱者反之,说明抗旱性强者可能存在着较强的从成熟叶向新叶的物质运输从而具有自我保护性调节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41 / 3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小麦抗旱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及其分析评价 [J].
周桂莲,杨慧霞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6, (02) :65-71
[2]   冬小麦抗旱生理特性的研究 [J].
李德全 ;
郭清福 ;
张以勤 ;
邹琦 ;
程炳嵩 .
作物学报, 1993, (02) :125-132
[3]   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内源植物激素 [J].
吴颂如 ;
陈婉芬 ;
周燮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8, (05) :53-57
[4]  
The responses of stomata and leaf gas exchange to vapour pressure deficits and soil water content[J] . Neil C. Turner,E. -D. Schulze,T. Gollan.Oecologia . 198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