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观的嬗变与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6
作者
韩宝平 [1 ]
宋亚洲 [2 ]
马晓冬 [3 ]
机构
[1] 徐州工程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3]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发展观; 嬗变; 科学发展观; 生态文明;
D O I
10.16095/j.cnki.cn32-1833/c.2009.05.030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83305 ; 1204 ;
摘要
发展模式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经过了三次历史性转折,即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是吸收和借鉴国外发展理论的积极成果,并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我国当前各项事业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最新发展模式。生态文明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传统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是人们认识和探索的一种新的实践成果。建设生态文明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积极建设生态文明 [J].
周生贤 .
经济, 2008, (01) :20-21
[2]   从斯德哥尔摩到约翰内斯堡的道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三个路标 [J].
曲格平 .
环境保护, 2002, (06) :11-15
[3]  
区域科学发展论[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程必定, 2009
[4]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区域科学发展研究[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韩宝平等, 2009
[5]  
循环经济理论与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崔兆杰, 2008
[6]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英)麦迪森(Maddison, 2008
[7]  
生态文明构建[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吴凤章, 2008
[8]  
寂静的春天[M]. 科学出版社 , (美)蕾切尔·卡逊著, 2007
[9]  
可持续发展案例教程[M]. 科学出版社 , 赵媛,郝丽莎,王立山编著, 2006
[10]  
2005年:中国的环境危局与突围[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梁从诫主编,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