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14
作者
符伟国
黄俊
王玉琦
郭大乔
陈斌
蒋俊豪
杨珏
机构
[1]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研究所上海,上海,上海,上海,上海,上海,上海
关键词
主动脉瘤,腹; 腔内修复术; 人工血管内支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4.3 [血管];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 验证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在中国人群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我院 1997年 9月~ 2 0 0 1年 10月间收治的 92例行择期手术的腹主动脉瘤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比较腔内修复术治疗患者 (腔内组 ,n =31)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患者 (手术组 ,n =6 1)的术前状况、术中失血量、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及手术死亡率 ,并随访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和生存率情况。结果 腔内组的年龄为 4 2~ 89岁 ,平均为 (70 .8± 10 .2 )岁 ;手术组的年龄为 30~ 82岁 ,平均为 (6 4 .5± 12 .9)岁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4 )。腔内组患者合并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比例分别为 4 1.9%和 2 9.0 % ,手术组分别为 2 1.3%和 6 .6 %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38、0 .0 0 8)。两组腹主动脉瘤累及髂动脉、吸烟史等基线状况 ,以及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恶性肿瘤、动脉硬化闭塞症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差异均无显著性。腔内组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中位数分别为 30 0ml和 0ml,手术组分别为 10 0 0ml和 10 0 0ml,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值均 <0 .0 0 1)。腔内组术后ICU观察时间和禁食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 0h和 2 4h ,手术组分别为 6 7h和 96h ,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值均<0 .0 0 1)。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死
引用
收藏
页码:537 / 5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Transfemoral intraluminal graft implantation for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J] . J. C. Parodi,J. C. Palmaz,H. D. Barone.Annals of Vascular Surgery . 199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