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相对丰裕度改变与中国供给结构调整

被引:3
作者
范志勇 [1 ]
赵晓男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
关键词
雷布津斯基弹性; 供给结构; 要素就业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随着劳动人口数量逐渐下降和资本存量加速上升以及由此带来的要素相对丰裕度变化,中国经济的总供给结构将发生调整。本文基于19812011年的统计数据和超越对数GDP函数,估算了中国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出口产品以及资本收入在总产出份额的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就业弹性及需求弹性。研究结果显示,当给定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劳动力资源日益稀缺和资本存量增加,中国将生产更多投资品,减少消费品和出口品的生产。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41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 [J].
陆铭 ;
欧海军 .
世界经济, 2011, (12) :3-31
[2]   中国工业企业就业弹性估计 [J].
方明月 ;
聂辉华 ;
江艇 ;
谭松涛 .
世界经济, 2010, 33 (08) :3-16
[3]   基于对偶法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核算 [J].
徐现祥 ;
舒元 .
统计研究, 2009, 26 (07) :78-86
[4]   中国就业弹性究竟有多大?——兼论金融危机对就业的滞后冲击 [J].
丁守海 .
管理世界, 2009, (05) :36-46
[5]   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27-41
[6]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1978~2007年 [J].
李宾 ;
曾志雄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3) :3-15
[7]   基于冗员的中国就业弹性估计 [J].
简新华 ;
余江 .
经济研究, 2007, (06) :131-141
[8]   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 [J].
林毅夫 .
经济研究, 2007, (01) :126-131
[9]   中国要素产出弹性估计 [J].
赵志耘 ;
刘晓路 ;
吕冰洋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 (06) :5-11
[10]   中国就业弹性的决定因素及就业影响 [J].
常进雄 .
财经研究, 2005, (05) :29-39